花和的文章杂物间

乐者以文明志,悲者以诗励行。

不管是Twitter(推特)还是微博,大家对《流浪地球》的评价分歧非常大,基本处于两个极端。出于对这分歧的一种好奇,下午时我便约上黄三和膜法师一同去看一下这电影,顺便解解闷。

这里可能包含剧透,但我尽量只做一下吐槽和细节的评价。

1、“中国的野心”

推上有个人先前去看过这部电影,对电影的评价也算中肯。他悄悄透露了一下,讲到:“喜欢吴京的可以去看一下。另外,如果你讨厌吴京,也可以去看,因为他在电影里爆炸了。”

吴京因为之前出演的电影《战狼2》饱受争议,成为推上年轻人眼中的众矢之的。“爱慕拆尼斯”(I'm Chinese)便是吴京形象的一个缩影。

此次吴京出演的《流浪地球》,同样让他和这部影片遭受非议。许多人认为,他的出演让整部影片显示出一种与《战狼2》中相似的“中国的野心”。

“美国拍摄的科幻电影正在逐步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,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,这毋庸置疑,也是大势所趋;但此次由中国拍摄的科幻电影,居然根本没有给予美国一个镜头,这不可理喻。”一位亲美的推友如此说道。

同时,电影中多处强调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。与吴京同在空间站的宇航员是一位俄罗斯人,另外影片中也在多处强调“加加林时代”,不免让人对当今世界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进行联想。

但也有人认为这毋庸置疑。“如果说美国拍摄的科幻片是由美国拯救世界,那么中国拍摄的科幻片由中国人作为核心拯救世界有何不妥?虽说中文台词听起来有些尴尬。”

2、被强调的细节

“奈何桥上,一个男孩已经喝了十碗孟婆汤了,孟婆见了阻止道,别喝了,你到底忘不了什么啊?
男孩呆滞地回答道: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行车不规范,亲人两行泪。”

以上笑话摘自微博,看似突兀的一则笑话,我先前以为是对道路安全行为的嘲讽,直到后来,这段话我在《流浪地球》中听到整整三次,而且这三次没有一次被打断。

我们一度怀疑是中国交通管理部门的投资换取的宣传细节,最后也如此定性,但如此细节,个人认为宣传手段着实拙劣。

此外,在地面时老头子韩子昂使用的手机运行了一款短视频APP,背景音乐是《海草舞》。目前不清楚这款短视频APP是抖音还是快手,稍后去查证下,评论中补充。

3、被弱化的灾难

在《2012世界末日》中,导演利用技术手段“摧毁”了美国城市和欧洲城市,展现了灾难下的人类文明。而《流浪地球》也利用了技术手段,展现了世界灾难下的北京和上海。在超越零下八十度的严寒下,屹立在道路一侧的央视大楼异常瞩目。此外,导演还利用“塌方”成功摧毁了上海中心大厦。

但是,剧情中的残忍细节并没有被展现。在“流浪地球计划”实施以前,人类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谁可以进入“地下城”活下去。计划实施后,地球被推离太阳,地表温度骤减;此后推进器阻止地球自转,引发全球性海啸。灾难后人口锐减至35亿,其中的残酷不言而喻。

“原著中,人性的无畏无私和冷漠残酷反复纠缠,让流浪之旅显得格外悲壮又真实,电影弱化了这一部分,舍弃了对人性的反思。”有些看过刘慈欣原著的观众如此表示。

4、总结

如果硬要给予10分的评分,我要给个7分。

中文台词的尴尬由来已久。从小说到动画,从漫画到电影,这种不明所以的尴尬一直在困扰着演员和观众。有些台词实在过于尴尬,甚至某些台词由于无法把控情感,是由演员大声喊出来的。也有不少人指出配音生硬,台词像讲话稿;演员演技粗糙,流于表面,显得非常“样板”。

但在特效上,制作团队的确有所用心。空间站没有使用老掉牙的飞船型,而是圆环状。这种的空间站或者宇宙飞船之前我在另一部电影中看过,但这部电影中的飞船明显大些。

但这毕竟是中国大型科幻的先行者。可漏洞不能百出,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阿喀硫斯之踵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